2016年10月7日 星期五

高雄輕軌

高雄輕軌之旅









環狀輕軌,原計畫名為高雄捷運臨港輕軌,是臺灣高雄捷運興建中的輕軌系統,為一環狀路線,也是亞洲新灣區的一部分。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於2001年起就開始研究興建輕軌的可能,並提出在臺鐵鐵路地下化後,沿用臨港線路線興建輕軌的計劃,路線計劃在地下化後的高雄車站地面設站,往東沿臨港線環繞至前鎮區,往西至鹽埕區,再往北至鼓山區,最後繞回高雄車站。後來為了爭取北高雄市議員的支持,2004年捨棄繞經高雄車站的北半圈,由鼓山起再往北延伸,途經高雄美術館一帶,沿大順路往東繞回與南半圈接合。
原先高雄輕軌規劃由民間以BOT模式興建,但歷經三次流標而於2011年改回政府自辦。2011年底市政府決議採用與部分歐洲城市相同、為不妨礙市中心景觀而採用的無架空線供電系統。2013年1月由西班牙CAF與長鴻營造所組成的團隊獲選[2],並於該年六月舉行動工儀式,總建造經費新臺幣165億元[3]

10 則留言: